王屋山风景区
王屋山风景区,位于河南济源,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,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。总面积265平方公里,分7个景区,125个景点。
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,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,世称“太行之脊”,“擎天地柱”。
阳台宫在王屋山脚下愚公村的西侧,是王屋山旅游线路的起点。
现存的建筑是自南而北,依山就势,由低到高,错验境院催落有致。阳台宫现存的主体建筑三谅淋船清殿和玉皇阁为明正德年间重修。
最为游人瞩目的是三重檐阁式建筑玉皇阁。主体建筑上的几十对石刻柱子,使这座宗教圣地成为石刻艺术的殿堂;柱子上刻有翻滚的云龙、朝风的百鸟、闹梅的喜鹊、牧羊的苏武;过海的八仙、战蚩尤的黄帝等,无一不初期如生,呼之欲出。
阳台宫内苍松翠柏,郁郁葱葱,其中的一株七叶菩提树,树围近3米,高14米,传为唐代所留。
王屋山森林覆盖率98%以上,料欠店珍稀动物繁多,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。是一处有万年文化积淀、千年道教文化传统的融人文、自然于一体的品位极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。
王屋山风景区主峰海拔1715.7米,主峰之巅有石坛,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,“黄帝于此告天,遂感九天玄女、西王母降授《九鼎神丹经》《阴符策》,遂乃克伏蚩尤之党,自此天坛之始也”。故又称天坛山。
魏华存《清虚真人王君传》称其师王褒得道后,被封为“太素清虚真人,领小有天王、三元四司、右保上公,治王屋山洞天之中”。故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,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。杜光庭《天坛王屋山圣迹记》云:“元始天王曰:夫小有纸谅承洞天者,是十大洞天之首,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也。”司马承祯《天地宫府图·十大洞天》曰:“第一王屋山洞,周回万里,号曰小有清虚之天,在洛阳河阳胶垫两界,去王屋县六十里,属西城王君(王褒)治之。”
道教何时传入王屋山,已难稽考。南北朝以前,仅见若干道士居此山服丹成仙的传说,《真诰》卷五云:“毛伯道、刘道恭、谢稚坚、张兆期,皆后汉时人也。学道在王屋山中,积四十余年,共合神丹。
毛伯道先服之而死,道恭服之又死,谢稚坚、张兆期见之如此,不敢服之,并捐山而归。去后,见伯道、道恭在山上。二人悲愕,遂就请道,与之茯苓持行方,服之皆数百岁。”
唐代是王屋山道教的兴盛时期,有一大批道士居此修道。开元十二年(公元724年)。司马承祯奉召入京师,旋命于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之,曾于此处著《修真秘旨》十二篇行于世。至开元二十三年卒,享年八十九,葬于王屋山西北之松台。
王屋山在唐代还建有大批宫观。主要者有:上方院,传说轩辕黄帝曾于此处访寻四山,故原称上访院。司马承祯初来王屋时,居紫霄峰,唐睿宗诏其居此,遂改名上方院。金末重修。
奉仙观,在济源县城西北,唐垂拱二年(公元686年)创建。白云道院,为纪念司马承祯(号白云子)而建,始建于唐,至明尚存。灵都观,唐玄宗于天宝二年(公元743年)为玉真公主(睿宗之女) 所建,御书灵都观额。
金明昌三年(公元1192年)升观为宫,蒙古海迷失后二年(公元1250年),加灵都万寿宫。清虚观,创于唐,后升观为宫,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)至大德五年(公元1301年)间重修。此外,还有青罗仙人观,三清殿,山神庙,太山庙等,盖皆建于隋唐。
宋代,王屋山道教续有发展,除原有宫观外,宋代又新建紫微宫。据雍正《河南通志》卷五十载,紫微宫在济源县西北一百里王屋山下,宋绍圣(公元1094~1097年)初创建,元大德(公元1297~1307年)间重修,明天顺元年(1457)再修。金元是王屋山道教又一兴盛期。先后有大批全真道士居此修道。王志祐,号栖神子。少业儒,长慕玄理。金正大四年(公元1227年)至王屋山。时阳台观已遭贞祐二年(公元1214年)兵火,尽为废墟,邑令请其主持重建。经十二年,工成而卒,年八十八。
金元时期,对王屋山原有宫观进行重修,又增建有若干宫观。金正大四年(公元1227年)至蒙古太宗十一年(公元1239年),道士王志祐重建阳台观,工成改观为宫,称阳台宫。金泰和、崇庆(公元1201~1212年)间,又于阳台宫之左,新建通仙观。元好问《通仙观记》曰:“通仙观者,初为泰和道院,郝志朴实居之。崇庆癸酉(公元1213年),以恩例得今名。始大为崇建,堂宇廊庑,斋厨库厩,以次而具。”蒙古太宗十三年(公元1241年)宋德方去王屋山,见许多宫观残坏,乃选派弟子住此山,相继重修了天坛、三清殿、上方紫微宫,其再传弟子陈志忠又在其后重修了清虚宫。
明清时期,住山道士不见记载。此后,经历道教衰落期,大部宫观废圮。
至今仅存阳台宫、奉仙观若干建筑。阳台宫内有玉皇阁、三清殿等。奉仙观内有山门、玉皇殿、三清大殿等。
千百年来,王屋山不仅是道家人物采药炼丹,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之地,它还以其集雄、奇、险、秀、幽于一体的自然景观,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,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、陶冶情操,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皆游览于此,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。
诗仙李白有“愿随夫子天坛上,闲与仙人扫落花。”大诗人白居易也盛赞“济源山水好”。
王屋山地质博物馆
王屋山地质博物馆,位于王屋山风景区内,是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基地,是进行科普宣传和地学教育的重要场所。
展厅与广场相结合,形成室内外穿插流动的空间,展示地球演化、生命进化和王屋山地质历史。从入口广场拾阶而上,一步跨越千万年,登太古宙台阶,进入元古宙广场和地球馆,了解地球结构和组成地壳的岩石、矿物;在古生代广场和海洋馆,浏览远古时期的海洋沉积和海洋生物,感叹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和大自然的造化神工;在硅化木馆,观看林立上亿年的大型硅化木,在中生代广场和恐龙馆,看火山喷发的神奇,听恐龙灭绝的悲鸣;在多功能馆,人机互动,尽揽地质史书、王屋美景。